1596751890  

來到飛牛的朋友們,每個人都會去看看牛,和牛說說話,對牛彈彈琴…。

其實在還沒看到牛群之前,可以先「聽音辨位」一番,循著牛鈴聲響走,便可以找到牛了。

來談談「牛鈴」(cow bell)吧!除了「哞!」的牛叫聲外,牛鈴不但是牧場最經典的環境聲響,這種獨特的音色,也被應用成打擊樂器,而且直接叫做「牛鈴」,可見牛鈴的招牌音色是有歷史厚度的。

學學小朋友最愛問的「為什麼?」,一連串的「為什麼」開始叮叮噹噹地響了起來。

為什麼牛要掛牛鈴?為什麼有的有掛,有的沒掛?為什麼…,說起牛鈴的功用,早先應是防止牛羊走失用的,牛群在偌大的山上草原上放牧恣意行走,牧者幫牛掛上牛鈴,這樣遠遠便知道牛群的方位與狀態,不但知道牛群的位置,從牛鈴和緩或急促地叮噹作響,也可以知道牛群的動態。晚上牛鈴聲息,如果驟然響起,一定有啥突發狀況,搖醒牧者起身查看,所以牛鈴是最早的聲音監控裝置,一旦有牛走失了,也得循著牛鈴的聲音,將牠找回來。

時至今日,科技發達了,牛隻的飼養管理技術進步了,牛隻走失的情形少了,但是牛鈴卻還是存在,這又是怎麼回事?可見它還是有其舉足輕重的地位。牛鈴不只演化成樂器,還被發展成工藝品、紀念品,至今還是掛在牛脖子上。

實際觀察一下飛牛牧場上的牛吧,的確還戴著牛鈴,總不會為了叮噹作響為牧場環境配音吧?仔細一瞧,又發現並沒有所有的牛都戴牛鈴?這又是怎麼來著??
當然不是為了配音,這可有功用的,原來牛鈴是「牛老大」在戴的。

一群牛便是一個小社會,當然會有階級,而且會產生一個「力大如牛」最英勇好鬥的leader,就是牛老大。「牛老大」當然身強體壯、技冠群雄、惹不得,誰敢挑戰老大,一定是換來一頓「牴觸」。牛老大的群體互動產生的,牧場管理也利用這個特性,為牛老大「加冕」戴上牛鈴,如此牛老大走路更有風,叮噹作響讓其他的牛不必以身試法,只要聽聲音便認得老大,服服貼貼就是了,如此可以少去很多不必要的衝突與損傷。

牛鈴成了牛老大的「牌照」、牛老大的「識別證」,久而久之,不假思索的牛牛們,開始「認鈴不認牛」了,於是開始有「假老大」出現,為了防止牛群裡較膽怯、弱小、斯文的牛老被欺負,牧場也發給牠們「老大識別證」,幫牠們戴上牛鈴,牛鈴多了一個功能,便是老弱婦孺的「平安符」。

飛牛牧場前年率先引進乳脂率最高的娟姍牛,因為體型比黑白花的荷士登牛小很多,而且是初來乍到的客人,常被有領域性的荷士登欺侮得很慘,牧場便用這一招,在混養時,為秀氣斯文的娟姍戴牛鈴,免得無法在牛群裡生活。

所以,在飛牛牧場裡,戴上牛鈴的牛有兩種,一個是真老大,一個是假老大;而牛鈴的功能也分兩種,一種是「揚威」、一種是「保平安」。朋友,有機會可以仔細觀察瞧瞧這門道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飛牛牧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